当前位置:

营商环境当先锋727丨乡村振兴,人才先行-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2023-11-30 23:09:25
微浏阳
—分享—

作者:熊方杰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湖南省浏阳市委编办突出“优机制、强保障、畅通道”,持续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全面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为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拓宽“入口” 优机制荟萃英才

一条主线统领。湖南浏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全市人才工作“一盘棋”,浏阳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个体系统抓。浏阳市委人才办统筹、编办编、组织部认定、人社局组考、财政局保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精准选才的机制,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汇聚。

一大规划统揽。浏阳制定和组织实施“百千千万”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党政、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三类人才政策体系,着力引进培育100名长沙市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名产业领军型、科技创新型紧缺急需人才、1000名农业产业领军人才、乡村工匠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产业人才、全市优势产业中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净增长10000人以上,更好服务镇街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进一步完善人才链,出台柔性引才政策,浓厚人才发展氛围,确保急需的引得来,现有的留得住。

加固“堤坝” 强保障沃土育才

坚持编制保障。结合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和长远发展,深化编制管理改革,加强周转使用效益,三年来,累计下沉425名编制,通过做大事业编制基数,调优事业编制结构,确保镇街有编用于保障乡村教育、医疗、农技畜牧等专业人才引进,进一步强化编制吸引力。

强化培养保障。坚持持续年度适量预留编制用于定向培养乡村振兴类人才,三年来,累计预留近 600 名事业编制用于支持保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教师“优师计划”“特岗计划”等各类用编需求,共培养留用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 527名,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生 34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10名。

优化阵线保障。浏阳聚焦乡村振兴,加强“校地联手”,建优阵线联盟,建印遇龙、邹学校等院士工作站2个;推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依托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团队,不断取得茶油、花卉等领域成果转化;引进湖南农大浏阳校区、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校、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湖南护理学校等5所优质学校落户浏阳,推动院校与产业园区对口合作,不仅打造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企业精准输送了职业技能人才,进一步化解了学子们的“用武之忧”。

疏浚“出口” 畅通道成就英才

打通交流通道。制定《浏阳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补充和交流管理办法》,全面打通镇街之间、镇街与县直之间干部交流壁垒;指导教育、卫健、自然资源等7部门制定系统内部人员交流操作规程,加速了系统内部流动,近年来,全市有近2000人进行了合理交流,做到了合理使用,促进了结构更优,确保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疏通晋升通道。浏阳强化组织、机构编制、人社等部门协调联动,在把住进口的同时,畅通出口,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完善县市优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拓宽发展通道。全面落实省委“1 5”文件精神,加大从镇街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用编支持力度;适当支持面向用编招聘优秀村(社区)书记;回引大学生、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队伍;给予长期服务乡村的在职级晋升、职称评定予以适当倾斜和乡村补贴,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乡村振兴主阵地呈现出人尽其才的可喜局面。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