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广体局锚定“争当全国文旅融合标杆”,激活文旅融合发展“一池春水”
文旅融合绘新景,山水花城更长红
2023年10月13日晚,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在浏阳举行,向世界展示了浏阳文旅的丰富与韵味。记者彭红霞
入选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获评2023文旅融合新发展优秀城市、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城;跃居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位;“全ba”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成功举办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媒体宣传全网流量超27亿次;打响“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品牌,“焰遇浏阳河”文旅消费集聚区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3年,市文旅广体局锚定“争当全国文旅融合标杆”总目标,创新实干、事争一流,斩获国家级荣誉12项、省级荣誉22项,全面激活文旅融合发展“一池春水”,绘就了一幅“山水花城”的浏阳百景争妍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网红”变“长红”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
2023年12月24日晚,浏阳河畔天空剧院,天南海北的客商和游客相约于此。作为2023年“周末焰火系列”的收官压轴之作,《烟火浏阳遇见你》牛石烟花焰火专场晚会准时上演,用绚烂烟花描绘四季精彩。
自2023年2月以来,浏阳每周六在天空剧院、浏阳河城区段等地推出沉浸式焰火秀,让八方游客感受“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魅力。截至去年年底,浏阳周末焰火已开展33场,累计吸引游客逾3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逾万人次。“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品牌持续擦亮,“世界花炮之都”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浏阳加快“民宿 ”的融合步伐,致力打造“三湘民宿第一高地”。图为梦俚民宿。
周末焰火,是浏阳文旅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市文旅广体局联合各职能部门,依据浏阳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强项,打造了旅游 烟花文化产业、旅游 蒸菜文化产业、旅游 红色文化产业、旅游 研学文化产业、旅游 农耕文化产业、旅游 非遗文化产业等六大融合业态,做好文旅产业的放大、创新、链接,全力推进全市文旅产业快速发展。
此外,浏阳还加快了“民宿 ”的融合步伐——聚焦打造“三湘民宿第一高地”发展定位,要在全市范围内加快建成10个民宿集聚区、20个民宿示范村、200个民宿精品店。
近几年的乡村文旅热潮,带动民宿赛道的竞争逐渐白热化。为破局争先,浏阳一方面按照“一宿一主题、一宿一文化、一宿一特色”,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和独有元素,有机融入民宿设计、建设、运营之中,推动传统民宿向特色民宿、精品民宿、主题民宿转型。
另一方面政策“加码”,出台“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强化用地保障、完善配套设施、开设绿色通道、提升民宿品质、繁荣民宿消费、优化管理机制、夯实人才支撑、健全支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看来,从“网红”变“长红”,浏阳文旅产业稳步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市委、市政府将文旅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撑产业、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来抓,形成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这两年,我市先后出台了《浏阳市全力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浏阳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浏阳河百里画廊文旅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浏阳市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关于推动农耕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近10个原创性制度文件,用真抓实干、真金白银,助力文旅“融”出新天地、“合”出新动力。
“出圈”更“出彩”办会兴城持续释放多重效应
一场盛会,宛如东风,吹开了文旅融合的万紫千红。2023年10月13日晚,“烟花天幕”徐徐展开,绘出一幅山水花城的百景争妍图……一场独属浏阳的浪漫开幕式,拉开了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的序幕,惊艳了八方来客。
“办会兴城”,办会是抓手,兴城是目的。这场盛会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浏阳文旅的丰富与韵味,还促成16个重大文旅项目签约落地,有效激活了经济增长新引擎——全市预售酒店套餐销售量同比增长53%,销售额同比增长34%,景点门票销售额同比增长72%,实现了“办会在浏阳、展示全长沙、辐射湘赣边”的办会效应,浏阳文旅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攀升。
同样火爆出圈的,还有以“全域、全民、全时、全赛制”为特色的“全ba”篮球赛。2023年夏天,浏阳“全ba”篮球赛在32个乡镇(街道)火热开赛,100多支篮球队伍赛场争锋。
据统计,赛事共吸引全市50余万人次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观赛,形成了全民打球、全民看球、全民评球、全民爱球、全民追球的浓厚氛围。“湖南浏阳首届‘全ba’篮球赛”“浏阳‘全ba’来上分”“打篮球比赛也是要放烟花的”等话题登上热搜榜单,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来浏阳打卡烟花足球场、夜市篮球等特色运动生活新场景。
节会活动不单有创新,还有传承与延续。2023年,浏阳既打山水牌,又打文化牌,精心策划举办“第十五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湖南生态旅游节暨大围山第十五届杜鹃花节、湘赣边商贸旅游消费节暨文家市镇百年传统“牛马会”、第七届欧阳予倩艺术节等,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浏阳自然美景与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了文旅融合与创新交流平台。
此外,市文旅广体局还立足文化惠民,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通过举办“箬叶绕千丝·仲夏遇端午”端午诗会,开展“走过岁月的生命力”非遗宣传月、“欢乐浏阳河”“四季村晚”等群众文艺活动2500余次,将文旅融合的成果惠及大众。
奋跃2024
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浏阳日报: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新的一年,浏阳文旅将如何坚持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
陈刚(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浏阳文旅将以建设“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总抓手,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烟花文旅产业,将以天空剧院为核心、活动为契机、烟花为依托,推动烟花与美食、民宿、演艺、研学、露营、文创等多业态融合,打造焰火民宿、烟花文创馆、焰火餐厅、焰火街区等消费场景,构建全新的“烟花文旅产品矩阵”,持续放大周末焰火秀的品牌效应,打造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二是农耕文旅产业,将着力打造“诗画浏阳”的城区文创片区、“乡愁浏恋”的东区非遗片区、“璀璨浏光”的南区花炮片区、“悠扬浏韵”的西区戏曲片区、“稻浪浏香”的北区耕读片区,培育观光体验、研学实践、休闲度假、运动康养、非遗文创等农耕文旅产业;
三是蒸菜文旅产业,将打造浏阳名宴ip,策划包装浏阳“十大特色名菜”“十大特色小吃”。鼓励企业拓展产业链,建设蒸菜体验工坊、研学基地,推出赏、学、品蒸菜系列深度体验游;
四是红色文旅产业,将推动李白故居等革命文物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精心办好红色旅游节等红色节会,以“十红”为着重点,持续提升“浏阳红”的影响力;
五是非遗文旅产业,将精心策划举办非遗宣传月活动,因地制宜推广道官冲模式,积极探索“非遗 ”发展路径,将非遗与科技、文创等融合,以文旅消费激发非遗的内在价值;
六是教育文旅产业,将加快创建国家级、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红色研学、文博研学、生态研学、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等为主题,打造浏阳研学体系。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