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春天到秋天,品味播种收获的美好-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10-09 10:30:59
微浏阳
—分享—

高坪中学将劳动教育"搬进"田间地头

从春天到秋天,品味播种收获的美好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田间地头也是生动的课堂,高坪中学不吝时间,开了一堂特殊的劳动教育课——春天教学生们播种育秧,夏季组织学生下地插秧、施肥等。

学生们排着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打谷机为水稻脱粒。高坪中学供图

如今,秋天到了,收获季也来了。学生们变身一个个“小稻农”,忙着割水稻、打稻谷……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通讯员杨圆

水稻迎来收获季,田间地头好“丰”景

金秋时节,走进高坪中学校园外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放眼望去,金色的稻田片片相连,秋风吹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

“大家看好了,左手握稻秆,右手拿镰刀,刀口向这个方向,然后用力一拉,就割掉了。”9月28日上午9时许,一场劳动盛会在青山绿水间开始了。高坪中学七、八年级的100余名学生站在田埂上,20多名兼职劳技老师正挥舞着镰刀,向在场的学生示范收割水稻的技巧,并现场传授关于水稻的农业小常识和农耕文化。

学生们将割倒的水稻打成小捆,便于脱粒。高坪中学供图

老师们在认真示范,学生们在认真学习,现场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之后,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学生手持镰刀收割,一揽一割,有的学生帮着搬运。充满朝气的身影,在田埂上来回穿梭,形成了一幅美妙繁忙的丰收画卷。

“春天我们在这里播种,夏天来插秧,中间还进行了几次田间管理,现在水稻终于迎来丰收啦!”八年级一班的学生游才艺说,虽然每次都觉得累,但通过动手劳作,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以后肯定不会再剩饭剩菜了。”

不一会儿,各自区域的水稻收割完毕,学生们又和老师一起将水稻打成小捆,排着队使用打谷机将水稻脱粒。

“我们会把这些稻谷运回学校,晾晒后,再加工成稻米。”学校老师朱顺清介绍,学校租来了加工设备,可以去除稻谷的杂质、谷壳,留下白米,让学生们见证水稻从育苗、管护、收获到成米的全过程,从中体验每个环节的艰辛。

劳动教育“接地气”,身体力行促“双减”

为了增加趣味性,收割完水稻后,学生们还开展了运谷接力比赛、田园寻宝藏、秋色入画、田园打歌比赛等活动。在运谷接力比赛中,学生们6人一组,将装在袋子里的稻谷依次运送到下一名学生手中,欢呼声、呐喊声顿时响彻田野,汗水和喜悦也布满学生的脸颊。

“田园寻宝藏”则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哨声一响,学生们纷纷涌入收割后的田块,将隐藏在稻杆下的水果、副食品、书籍找出来。捧着寻来的“宝藏”,学生们无比高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春到秋,虽然大家每次的活动都分工不同,但是都在劳动中见证了植物的成长全过程。”高坪中学校长魏裕鸣说,今年,学校继续租用20亩农田打造了劳动实践基地,常态化在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完整的劳动实践中感受生活和自然,进一步激发创造力。

“我们还开发出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比如水稻,我们以‘课程、课堂、课题’为载体,紧扣五农(农活、农务、农工、农趣、农识),结合水稻种植技术、艺术、文化等,将劳动教育、科技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学实践教育、财经素养教育等国家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方向及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的具体项目中,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魏裕鸣说,今年来,学校已分批次组织学生开展大型劳动实践活动10次,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今年8月,高坪中学还获评为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将课堂搬到田野上,带领学生身体力行地去感受劳动的艰辛,去品味丰收的愉悦,以劳助教,以劳促学,以劳增能,真正地做到了知行合一。”高坪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后才介绍,高坪中学的劳动教育成果还辐射到辖区的高坪完小、潭花完小,“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在全面落实‘双减’的同时,把劳动教育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