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多发,持续头晕胸痛应第一时间就医
近日,浏阳出现“断崖式”降温,有的市民直接从短袖换成了棉衣。需要注意的是,气温骤降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病风险都会增加。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集里医院等医院了解到,目前已进入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仅集里医院4天就接诊了100多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最近气温较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人体受冷空气刺激,易导致血管堵塞,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集里医院心内科主任唐勇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应按医嘱服用药物,注意保暖和清淡饮食,适当进行室内运动,一旦出现持续的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要及时送医,避免延误治疗。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曾巧
案例
突发胸闷、恶心……误把心梗当中暑,险些耽误救治
48岁的陈先生是一名保安。10月5日刚好轮到他值班,当天气温比较低,风也大。他检查完所有的区域后就回到了保安亭值守,没想到突然感到胸闷、恶心。
陈先生以为自己是中暑了,赶紧喊来同事帮他刮痧,还喝了两瓶藿香正气水。陈先生认为症状很快会缓解,便继续工作。
没想到一个小时过去了,陈先生胸闷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天气这么冷,怎么会中暑呢?”有同事觉得不对劲,赶紧送陈先生到附近的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怀疑陈先生是心肌梗死,遂将其转运至集里医院,此时距离他初发胸闷症状已经过去了4个多小时。经检查,陈先生被确诊为心肌梗死,医生为他植入了一枚支架。目前,陈先生生命体征良好。
健康小课堂
掌握这几点学会区分心梗和中暑
“最近天气骤降,急性心梗患者明显增多,近几天我们接诊了好几例心梗患者。”唐勇介绍,陈先生虽然没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但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梗。因此,为适应气温变化,在室内应少穿些衣物,防止外出时冷热交替刺激;如果大风降温天要外出,一定要戴好帽子、围巾。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在发生心血管意外时,容易把心梗和中暑弄混,从而耽误救治时间。
唐勇表示,掌握以下这几点,可以帮助市民判断心梗与中暑:
一、体温。中暑指在长时间高温、高湿和热辐射作用下,身体内环境失调、紊乱,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系列热应激综合征,中暑病人常伴有发热;而心梗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发热,却因心输出量(左或右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液量)下降、血压下降、血管收缩,出现皮肤温度降低、四肢冰冷等情况。
二、胸闷。中暑患者远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并适当补液后,胸闷气短的情况常有明显改善;心梗患者的胸闷则呈心前区压榨感,常伴有胸痛,持续时间长,转至阴凉处得不到缓解,或缓解后再次出现。
三、面色。中暑者因大量出汗后血容量下降,面色苍白,在此之前往往还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表现;心梗患者因堵塞血管部位不同,有的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有的人则表情痛苦、面色红润。
四、出汗。中暑出汗是因环境温度较高所致,出汗部位常在前胸、后背、额头、脖子、腋下等;而心梗发作时,患者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收缩,出汗部位除了脖子、额头外,还可能出现在手心、脚心等四肢部位。
唐勇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胸闷、头痛等症状,尤其是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仍未缓解,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千万不要等到第二天。急性心梗和急性脑梗一旦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窗,很有可能发生无法挽回的情况。
案例
高血压患者未按时服药,气温下降时突发脑溢血
江西上栗的李先生今年49岁,除了高血压外,没有其他基础疾病。但发现血压增高后,李先生很少服用降压药物,通常只有感觉头部不舒服时才会服药,症状缓解后就停止服药,血压波动较大。前几天由于气温骤降,李先生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李先生的家人赶紧将其送到当地医院抢救,医生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提示左侧大量脑出血,立即将其转至浏阳市集里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由于送医比较及时,医生紧急为李先生做了颅内微创血肿抽吸手术,好在手术顺利,术后复查颅内血肿基本清除,目前还在医院继续治疗。
“好在没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以后我一定遵照医嘱服药,严格控制血压。”李先生说。
健康小课堂
“三高”患者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提前预防是关键
“近期气温大幅下降,医院已经接诊了170多名脑梗死、脑溢血患者。”集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贝玉章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近期浏阳气温变化较大,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因生理反应导致血管骤然收缩,血压波动较大,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病症的发生和复发。
“提前预防是关键,尤其是有‘三高’病史的患者。”贝玉章提醒,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一定要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戒烟限酒;由于近期温差大,要注意及时添衣,并适当进行室内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密切注意身体状况,出现血压波动、头晕、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第一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三餐定时,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
第二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危险因素的发展;
第三
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做好血压、血糖等指标的自我管理,定时定量服药;
第四
出现不适要立即就医,不建议擅自服用药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