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制度实施一年半,浏阳离婚人数明显下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每一对新人在步入婚姻殿堂前,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期许与向往。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夫妻因生活的琐碎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结束婚姻。
202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为防止轻率离婚,在离婚登记程序中增加了30天的离婚冷静期。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获悉,截至6月30日,在离婚冷静制度实施一年半的时间里,浏阳共有5346对夫妻申请离婚,通过30天的“减震”作用以及市婚姻家庭调适服务中心(下称市婚调中心)的调和,共有2064对夫妻“冷静”了。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现场
想办离婚手续,先“冷静30天”
近日,记者走进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离婚登记处,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并不多,办理处张贴、摆放着“离婚前八自问”宣传单、离婚登记业务流程介绍、相关告知事项等,一旁还有两间独立的调解接待室和婚姻家庭辅导室。
“离婚问题出自哪里?真的考虑清楚了……”在登记窗口,夫妻双方提交相关证件材料,经工作人员初审无误后初步拟定离婚协议书,并填写离婚登记申请书。工作人员受理后当场发放一份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告知双方冷静期结束后再来办理离婚登记。
据了解,离婚冷静制度实施后,离婚登记程序调整为了“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五个步骤。与此前相比,离婚程序中新增了30天的冷静期。30天冷静期,意味着自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冷静期结束后,如果在接下来的第二个30天内,双方没有亲自到场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离婚冷静期制度仅适用于协议离婚的情况,存在家暴等情况可通过起诉解决,不受冷静期限制。
“现在一天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平均不到十对。”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说,前来申请离婚登记的基本上都对离婚冷静期制度有所了解,大多数也都表示能理解和接受。
背后
婚调人员主动介入,“对症下药”
人们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经”可谓是家庭生活里最难念的经。夫妻关系相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幸福。针对离婚率逐年上升的现实情况,2016年,市民政局会同司法局、妇联、法院等单位成立了市婚调中心。
“离婚冷静期给了夫妻双方一个自我消化、重新思考的机会,但单靠夫妻双方利用一个月的冷静期完全化解矛盾是很难的。”市婚调中心主任彭冠表示,这其中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介入调解,根据当事人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疏导和咨询服务。
近年来,市民政局从部门联动、专业队伍、服务特色等方面不断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从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市婚调中心共受理婚姻纠纷634例,调解和好200对。从市婚调中心成立以来,彭冠便一直从事调解工作。在他看来,婚姻调解员相当于“婚姻医生”,要根据经验进行交流询问,找出夫妻矛盾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双方思考清楚,正确处理婚姻危机。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夫妻因家庭琐事或沟通障碍引发矛盾纠纷是造成离婚的主要原因。”彭冠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调解作用,市婚调中心工作人员在夫妻申请离婚前就会主动介入,帮助化解婚姻家庭中的矛盾。
当然,不是每段婚姻都可以修复,调离也是调解的一种方式。彭冠介绍,如果夫妻矛盾持续很久,因家暴或其他严重性问题引起,则尽可能通过友好的方式让双方达成和平离婚,减轻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负担,“调解以后我们也会不定期进行电话回访督促,做好后续工作。”
案例
正视产后抑郁,分开干预耐心劝导
在离婚登记大厅,一对夫妻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等待办理手续。见状,市婚调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前介入,询问双方离婚原因时,袁先生缄口不言,罗女士则抱着孩子默默垂泪。
原来两人是从校园之恋牵手走入婚姻殿堂,罗女士在读大四时就生下了大女儿,但因此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此后几年,两人又生了两个女儿,让一心想生个儿子的罗女士抑郁症再度发作。
之所以闹到离婚,是因为罗女士认为丈夫陪伴自己的时间不够,袁先生则认为女方情绪太不稳定。
在交谈中,工作人员发现,两人在一起多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于是采取分开干预,先列举了一些因产后抑郁症导致严重后果的例子,让袁先生意识到了抑郁症的危害性。同时也劝导和安慰罗女士,作为新时代女性,不要受“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束缚。
经过耐心劝导,袁先生认识到自己没有对妻子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表示以后会正视这个问题,配合妻子走出困境。罗女士也坦言,只要丈夫能多关心体贴自己,自己也一定会尽快恢复好心情,一起经营好这个小家。
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在家人的配合下,女方能及早摆脱抑郁症的困扰,重拾往日的幸福。
案例
一次冷静、平和沟通化解一场“冲动”离婚
赵先生和妻子段女士2013年登记结婚,育有两个孩子。因为一次争吵,两人一气之下闹到了婚姻登记处,要办理离婚。
在离婚登记中心,女方心事重重,当工作人员问及两人为何离婚时,女方表示是夫妻感情不和,男方则沉默不语。再问双方是否已经考虑清楚,还有没有缓和关系的余地时,女方突然痛哭失声。调解员介入后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赵先生负责挣钱养家,段女士在家全职照顾小孩,因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且夫妻双方个性及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婚后两人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段女士抱怨丈夫不带孩子,赵先生指责妻子不体谅自己挣钱辛苦,这才动了离婚的念头。
“可以看出,他们就是吵架之后控制不住情绪,一时冲动想要离婚的。”通过察言观色,调解员在尊重双方意见的前提下进行一场“谈话”,让夫妻俩终于有了一次冷静、平和沟通的机会,再循序渐进引导双方回忆相识相恋的过程。在调解员耐心细致地调解下,赵先生和段女士最终重归于好,挽手回家。
数据来源: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
2021年,浏阳离婚登记相较于2020年下降了1351对,并且比2012年还要低353对,创下了近10年来历史最低记录。其中,“离婚冷静期”发挥了一定的“减震”作用,有效改善了冲动离婚的情况。
另外,从年龄来看,30—39岁离婚人数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特别是30—35岁左右最容易产生婚变。而20—29岁年龄段的占比逐步上升,从2017年的2.5%逐步上升到2021年3月份的20%,是第二大离婚群体。夫妻间的“七年之痒”渐渐变成了“五年之痒”“三年之痒”。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