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中岳河做枯水流量测验。市水文局供图
浏阳日报讯(记者张永红通讯员吴丹)“浏阳市区域代表站——双江口站8月21日水面蒸发量6.3毫米,为历年来最大值,8月20日8时浏阳河水温32.6℃,为历年来最大值。”据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下旬以来,我市持续高温、降水偏少,河流及地下水水位持续走低,已达到中度以上水文干旱状态。
为精准测报服务抗旱工作,市水文局从信息采集、水情预报、旱情监测等方面入手,滚动制作发布了《干旱分析与预测》6期、《水文情况汇报》4期、《浏阳市河流、水库枯水水情表》6期,为防旱抗旱相关部门掌握旱情发展和水资源动态提供数据支撑。
水文,历来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以来,市水文局迅速成立流量测验组、墒情监测组、站点维护组,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河道断面,全力做好旱情勘察、墒情监测、中小河流低枯水流量测验、取水口水位监测等工作。
“旱情当前,防旱抗旱路上有驻守在水文站加密观测、‘连轴转’的老职工,有淌水过河、精准施测的高级技师,有伤病未愈就奔赴岗位的青年党员,还有穿梭在田间地头不停歇的‘女汉子’。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热土,记录每一个宝贵的数据,水位、流速、水深、土壤含水量等等。”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8月14日至今,市水文局已开展移动墒情监测10多点次,开展低枯水流量测验10多站次,站点维护与比测工作依旧正在持续进行中。
由于蒸发量大,又处于需水用水高峰期,水文部门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保水、科学调水用水工作。同时由于河段流量持续偏小,接近生态流量,水流缓慢,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提请沿岸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加强防范,减少污染物排放。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