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地流转“金钥匙”,打开村民“幸福门”-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7-28 10:05:16
微浏阳
—分享—

——浏阳市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系列报道之五

走进大瑶镇南山村,一栋栋农村别墅整齐排列,干净宽敞的道路朝远处延伸,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资料图片

仲夏七月,暑气熏蒸。走进大瑶镇南山村,青山环抱、绿树成荫。树影掩映下,一栋栋黄砖红瓦的农村别墅整齐排列,连片打造的美丽屋场宜居宜游。在这里,诗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令人神往的景象,已经成为了现实。

2020年9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批复104个县(市、区)和3个地级市成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浏阳继“三块地”(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之后再次入围,重点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行探索,适度放活使用权成为改革的重点。

近年来,在严格落实“一户一宅、面积法定”的情况下,浏阳允许宅基地使用权跨村镇流转,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宅基地信息共享管理平台,让宅基地流转更加顺畅,为“三区”(山区、库区、矿区)群众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实习生李文君

异地流转

实现村与民利益共赢

“以前交通不便,发展产业难上加难。如今在家门口工作,孩子上学也方便很多。”夏友义一家原本住在大瑶镇华园村的一条山冲内,由于交通闭塞、条件落后,生活十分窘迫。

十多年前,一家人搬到了靠近集镇的南山村,生活开始改变。今年,他又在家门口建起了铝材门窗加工厂,生意红红火火。

日历翻回2006年,南山村推出了一项“吃螃蟹”的改革之举: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地整理了一片荒废的宅基地,在声明不享受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外村人到本村置地建房。

农村宅基地是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具有“集体所有、成员使用,无偿取得、长期占有”的特点。与城市商品房不同,为了保障农民住有所居,宅基地过去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流转。

因此,南山村将宅基地公开出让的消息,从事实上突破了“宅基地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转让”的有关规定,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夏友义两兄弟当机立断,缴纳1万元宅基地使用费,建起了一栋两层高的新楼房。在这片名为芙蓉小区的集中居住点,共有29户村民,只有5户本村村民,其余24户都是异地搬迁来的。

外来村民发挥了“鲶鱼效应”,一栋栋引人艳羡农家别墅建成后,本地村民也纷纷效仿,南山村的村容面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项改革实施前,外来村民无法办证,财产也得不到保障。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依据新规给这些村民办了证,跨村建房的农户取得合法的不动产登记证后,还可以办理农房抵押贷款,为发展产业提供了充足资金。

有了芙蓉小区的成功实践,南山村又开发了新河、燕子坡、樟树湾等多个集中居住点,开启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这些年,有100多户外来村民定居南山村。他们通过创业或就业,走上致富的道路,也为南山村‘工业兴村’提供了动力。”南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贤礼认为,这是一种双赢。

记者了解到,在保留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三区”农户选择退出原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在条件更好的地方买宅基地建房。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流转宅基地2862宗。

健全机制

保障房与地价值提升

“第三次,成交!”时至今日,唐佑满回想起3年前举行的那场宅基地跨村流转拍卖会,仍觉得有些惊心动魄。当时,来自外村的他与澄潭江镇洲田村本地村民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价,最终成功拍下了120平方米的宅基地,建起了四层楼的新房。

在那次公开拍卖会上,洲田村共成交地块26宗,面积1560平方米,地块起始价171万元,成交总额198.4万元,溢价27.4万元,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

“借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东风,宅基地实现了跨村镇流转的突破,这让宅基地价值大大提高。”澄潭江镇洲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少文表示,村上利用拍卖的资金建设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让原来的一片荒地成为了人气集聚的中心地带,“接下来,村上准备自主开发靠近村部的地块,通过出租门面、住房的方式,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时过境迁,随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探索,农村宅基地异地流转已不再新鲜。为了健全长效机制,浏阳市在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财产权流转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出台了《浏阳市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宅基地流转的程序、条件、范围。

《办法》规定,除城区四个街道辖区和两个园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宅基地,面向全市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流转,并鼓励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落户,扩大宅基地流转范围,提升宅基地和农房的价值。

以择位竞价方式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异地流转,是浏阳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农村居民宅基地面积超标的,均需向村级缴纳有偿使用费。

宅基地异地流转和有偿使用,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供了有效补充。“村集体有钱好办事、有钱敢办事、有钱办成事,引领力、带动力显著增强,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加牢固。”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鹏飞说。

搭建平台

促进供与需信息透明

最近,浏阳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战和同事们跑遍了全市各个乡镇,目的是推广运用在全省率先建立的农村宅基地信息共享管理平台。

过去,各地的宅基地退出和流转中,由于没有公开的供需交易平台,存在信息知晓度不高的问题,村民只能四处打探,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宅基地都是由村级定价。“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市场价格参考,不利于宅基地流转。”浏阳市宅改专班负责人何俊雄介绍,农村宅基地信息共享管理平台不仅能为宅基地审批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有助于建立市场化的交易和定价机制,满足供需双方,保障农户在宅基地退出和流转中的权益。

“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异地流转,既彰显了农村宅基地与住房的财产性价值,有利于提高农民收益,也让有条件进一步发展的村庄能获得更多的人口支撑,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积极意义。”何俊雄表示,接下来将紧紧围绕试点任务,蹄疾步稳、精准探路,贡献更多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浏阳经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