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7-28 09:59:03
微浏阳
—分享—

今年以来,浏阳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幅宜居宜业的发展图景在这里铺开。记者彭红霞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话语铿锵,“做到无事不扰、无时不在、无微不至,打造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的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浏阳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在企业服务、降本减负、深化改革、法治保障等方面“再升级”:建设全国首个县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示范区;组织全省首次烟花爆竹产业高级职称专场评审;医保服务在全省率先进入“刷脸”时代;在全省率先创新试点“信用就医”;设立“企业家接待日”,开通政企沟通高速直通车;上线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网”通查、“一键”匹配、“一秒”推送、“一站”服务;实施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打造“浏金计划·浏商公益讲堂”新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今年1—6月,284个长沙在浏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0.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8.3%;新引进项目70个,其中100亿元以上1个、50亿元以上2个、10亿元以上6个;净增市场主体15272户,同比增长18.04%,总量达14.4万户,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在全省县(市)中排名第一。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胡呈利

搭建政企互动“直通车”

在天地恒一中药智能制造生产车间内,总控大屏实时监测着180多台智能化制药设备的温度、水量、压力等数据,成套的设备并排而立,坎地沙坦酯片等多种药品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工作人员对成盒的药品仔细核验装箱。

就在两个月前的“企业家接待日”现场,天地恒一负责人结合自身实际和行业发展,敞开心扉向市领导提出问题和建议:“希望更多产品能列入国家药品集采目录”。

企业提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行业的难点。解决企业的一个问题,往往是解决市场中存在的一类问题。对于企业家提出的诉求和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一起想办法、寻思路、谋对策,加强政策指导、强化要素保障、激励药企创新,全力推动“家门口的药品”列入国家集采民生药目录。目前,九典制药年营收超16亿元,4个产品中标国家药品集采;华纳大药厂引进2条全自动生产线,蒙脱石散日产70万袋;迪诺制药产销研一体化,年销售额达7亿元……

企业家代表“出题”,政府部门“答题”。医药集采问题的解决只是“企业家接待日”解决问题中的一个缩影。对于企业提出的其他意见和建议,浏阳各级各部门全力做实“企业家接待日”后半篇文章,出台实施花炮产业高质量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世界花炮之都“十条激励措施”、蒸菜行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桩桩件件鼓舞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信心,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3.7%,规工增加值增长8.4%。

架起暖心助企“连心桥”

揣着《惠企政策口袋书》,介绍各类惠企政策,倾听企业发展需求,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做好联企服务工作……连日来,浏阳部署政策兑现、稳岗稳工、金融支持等十大行动,启动千名干部联千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选派1318名干部组建6个小分队,联系帮扶全市1430家重点企业,收集各类问题867个并全部交办,让企业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6月29日上午,浏阳经开区启动惠企政策精准服务平台,梳理各级惠企政策1878条,构建了扶持政策数据库。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兑现2021年度免申即享政策资金5000余万元,实现“六税两费”退税630万元,缓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收2.3亿元,为中小企业免房租1170余万元,兑现企业招商合同政策7289万元。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在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的同时,浏阳健全“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市“百千千万”工程,加快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推动全市人才事业发展持续向好。

1—6月,共帮助企业招聘员工3.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9457人,为企业有效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今年来,浏阳持续深化“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为勇当“强省会”战略开路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第一次资料没带齐,后续通过微信就完成了补充资料的提交。”5月1日,结合网上办理流程,在江西省铜鼓县缴纳公积金的屈小雪顺利在浏阳办下了公积金贷款。湘赣两地的顺畅联通,让屈小雪直呼“没想到”。

着力探索湘赣边区域合作模式,浏阳推出务实举措,梳理出湘赣边区域“跨省通办”高频事项100项,让区域合作示范区内24个区县(市)的居民能异地办理就业、社保、医疗、养老等事项。

截至目前,浏阳“跨省通办”今年已累计办理相关业务3500件,实现了政务融通、物流畅通、人员联通,让横跨湘赣两地的企业和居民切实感受到了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

自助机前手指轻点,参保凭证就打印出来了;脸部对准摄像头,屏幕上立即出现个人参保信息。6月30日,在浏阳市医保事务中心服务大厅,医保自助服务机和只需“刷脸”便可办理业务的医保业务综合智能服务终端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浏阳医保服务在全省率先进入“刷脸时代”。6月30日,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浏阳水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市智慧电网建设“630攻坚”进入一个新的征程。作为长沙智慧电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实现变电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同步办理到位,成为全省首例“拿地即拿证”的变电站。

近年来,浏阳各部门深入探索、勇于创新,积极打造特色营商品牌,推动“放管服”改革再出发、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再提速、营商环境再优化,打通企业群众办事的“最后一公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高效推进,政务服务网办率100%,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平均压缩比”88.66%,平均跑动次数5.7%,均位居全省前列。

擦亮法治环境“护航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7月15日上午,长沙市知识产权保护驻企业工作站授牌仪式在浏阳经开区举行,蓝思科技、惠科光电、宇环数控、盐津铺子、太阳龙医疗等9家企业参与集体授牌。

“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走过弯路,也存在一些困惑。”天地恒一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春娜表示,知识产权保护驻企业工作站的设立,将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让企业在遇到专利侵权纠纷时更有底气,遇事不慌。

此外,以狠抓制度建设、强化案例指导、行政规范性文件随身查等三项措施为着力点,浏阳不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全流程管理,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水平。去年以来,组织全市26家单位公布执法信息上万条,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6件,案卷质量稳居长沙九区县(市)前列。

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浏阳还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楼宇商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楼宇商户出具法律意见、起草审核合同文件82件,代理诉讼案件26件。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阶段,我们将以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重点,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打造‘营商福地看浏阳’升级版。”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