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名文明创建专干的日常:变美的街头巷尾留下了她的奔忙-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9-26 10:32:00
微浏阳
—分享—

9月23日上午日上午,龚家桥社区周边提质改造项目即将迎来验收,王芬(右)与施工方核查项目进度。记者张玲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浏阳醒过来了,干净的街道、青翠的绿化,蜿蜒的浏阳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图。这美景背后,是浏阳举城上下,以及许多身处一线的文明创建人,为缔造美丽家园共同出力的结果。

王芬是集里街道文明创建专干,每日,她奔波在各村(社区)和背街小巷,维护市容市貌、完善设施建设、挖掘文明典范,一点一滴提炼城市美好。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美丽色块

维护市容市貌,打造美丽家园

9月23日一早,天空中还飘着一丝薄雾,王芬就来到了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人流如织的市场、车来车往的街道,以及各处不起眼的角落,都是她留意的地方。

“现在的市容市貌更需要我们精细化维护。”王芬一边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一边走进了农贸市场。她需要督促各商贩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管理好市场的卫生。对地面脏乱、车辆乱停放、下水道堵塞等薄弱环节,她还需要一一督促整改,将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曾经脏乱差的形象是怎样改变的?龚家桥社区工作人员陈静妮说,为拿下关键点,王芬曾带着他们连续盯紧市场管理,有时候凌晨一点多,大家还穿着套鞋、拿着扫把,用水冲刷地面。正是如此,让他们紧紧抓住了农贸市场改变的突破口,也为市容市貌的维护啃下了“硬骨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让文明创建在各处开花结果,背街小巷和偏僻角落更是一处都不能少。

上午9点半,王芬来到集里街道北城社区东沙三区,这里正在进行“菜园子改造”。此前,这一块500多平方米的绿化地因历史遗留问题成为了“城市菜地”,环境脏乱;又因为周边夜宵店、小吃店的随意分割,菜地外围变成了杂物堆放地。今年上半年,东沙三区“城市菜地”纳入改造议程,王芬几乎是全身心扑在上面:牵头召开会议、收集附近居民意见、督促周边店铺清理杂物、监管地下管道走向……直到如今“菜园子改造”即将完工,焕然一新的东沙三区也即将迎来蝶变。

王芬感叹道,对比最开始的“城市菜地”,再看如今的“菜园子”,她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文明创建专干的工作辛苦而繁忙,为解决问题不断奔波,为处理矛盾反复协商,但她知道,自己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付出,都在擦亮着城市文明的底色。

幸福色块

推动工程开展,解决民生问题

“嘟嘟……”10点20分,王芬的电话响了。集里街道道吾村村部周边路面改造项目即将进入铺设油砂的阶段,施工人员请她帮忙维持交通秩序,王芬二话不说就赶往了现场。

文明创建工作中,城市建设、民生福祉,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指标,也是王芬一天工作中重点落实的工作之一。

几乎每一次走进工程现场,王芬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回顾施工过程,王芬说,工程的开展牵涉着各个方面,推动过程中也出现过大小问题。一村民曾对王芬抱怨自家地坪比路面高,家中厨房也下雨积水,王芬耐心解释,工程是为整个城市的提档,是站在大家集体立场,私人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道理虽是这样,但当王芬跟着对方去家中查看情况,发现对方确实十分困难后,她当即请来了施工人员现场查看,和户主一一衔接,哪些问题是工程项目可以帮扶一把的、哪些问题是户主必须自己解决的……在具体衔接的两三个小时中,王芬就在大中午的日头下站着晒着,村民也对她连连道谢。

“晒得太久,回家后我全身都起了红疹。”王芬说,皮肤的红肿过敏虽然刺痛难忍,但她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文明创建不是“做花架子”,而是让居民实实在在地收获幸福。

据统计,2022年年初至今,王芬推动辖区进行了“微改造”项目18个,修复了道吾山路西互通等3条主路,完善修复了太悦城路等6条人行道,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基地都留下了王芬的汗水。

价值色块

链接社会资源,带动好人力量

时至仲秋,但“秋老虎”带来的暑热仍未消散。下午2点,王芬奔波的脚步还未停歇,她马不停蹄赶到集里街道太平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核查当地文明实践站的打造以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开展。如果说文明创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人文高度,王芬就在为这样的高度不断出谋划策、凝心聚力。

“我们要团结一切力量,浓厚崇德向善的氛围。”王芬说,哪里有需要,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哪里有志愿服务,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据统计,集里街道如今已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了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下设15个实践站、45个实践点。在运行中,获得过国家级、省级荣誉。

文明实践平台的打造极其不易,王芬有过切身体会。在龚家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前,她就多次衔接,免费取得了18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所;实践站打造时,她又忙着布展,日以继夜紧盯每一处文化风格的呈现;实践站打造成功后,她又建言献策,把关每一个文化活动的开展。

平台打造虽然不易,但依托当地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等设施,文明实践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场所盘活了各地基层文联组织、农家书屋、文化公园、中小学校等资源,链接了卡乐书店、培训中心、爱心企业等力量,建起了农业、法律、金融等5支专业服务队,更成立了黄帽子、红马甲、飞虎人防等多支优秀的公益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达到了6000余场。

各文明实践站还立足于地方特色,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服务特色。龚家桥社区实践站的特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屋岭社区实践站大力发展“奔跑者的家园”,神仙坳社区实践站的“爱心驿站”是困难群众的温暖家园,禧和社区实践站的“商圈党建服务”办得红红火火……

在志愿服务开展的同时,辖区的榜样力量也层出不穷。王芬告诉记者,集里街道已经涌现一大批中国好人、湖南好人、长沙好人,以及各方面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范,凡人善举的力量拨动着人们的心弦,也不断带动着群众“学好人、当好人”的势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