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收费站防疫人用汗水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19岁大学生志愿者钟思思正在执勤,引导车辆驾乘人员扫码。
连日来,高温持续,酷热难耐,8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在浏洪高速浏阳西收费站外,用测温枪测得地表温度已升至45℃。而奋战在一线的高速公路卡口值守人员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开展防疫检查和保通保畅工作,当好高速“守门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永红罗时茂
“流太多汗了,每天执勤要喝十多瓶水”
昨日上午,浏阳西收费站入城方向开启了两条通道。车辆经过收费站,经分流后被引导至防疫执勤点。执勤点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是监督每一辆入城车辆驾乘人员扫行程码和健康码,并出示扫码结果,同时引导中高风险区域入浏客(货)车辆驾乘人员到核酸检测站点进行检测、登记。
截至8月24日,浏阳西疫情防控卡点工作人员上岗刚好满5个月。
上午11时20分,19岁的钟思思正在负责其中一条通道的防疫执勤。罩着一套蓝色防护服,带着口罩,裸露在空气中的,只有眼睛和因为出汗变成一绺一绺的头发末端。才上岗在车道站了十来分钟,汗水已经顺着她的头发滴落。
“来了快一个月了,拦了很多辆有黄码和红码人员的车辆,我觉得为保护浏阳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挺有意义的。”钟思思是趁着大二暑假来收费站当志愿者的,她说,因为天气炎热,他们20分钟就会换岗休息。
市飞虎人防志愿服务队大队长刘佑林介绍,在通道职守的基本都是来自城区各个行业的志愿者。
“习惯了在高温下活动,不需要喝藿香正气水防中暑了。”钟思思笑说,“就是流太多汗了,要不停地补充水分,我每天执勤8个小时要喝十多瓶水。”
“我妈妈也是高温下的工作者,以前也知道妈妈很辛苦,但是只有自己站在太阳底下,真正地感同身受。”钟思思是官桥镇人,母亲在集里街道某建筑工地务工。去年暑假期间她也参加了官桥镇的防疫志愿工作,她说,这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她更加深刻认识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加倍努力向上。”
“以前挺白,现在肤色黑了几个度”
据浏阳西收费站统计,2022年3月24日至8月23日,浏阳西出口总车流81.7万台/次,日均5340台/次。据刘佑林介绍,该站点防疫按照“三班倒”方式24小时不间断职守,“14个人一班,每班轮岗守8个小时。”
他们日夜坚守,守护着一座城。
每个etc车道,不仅有志愿者,还有街道的防疫人员、公安、交警,还有收费站执勤人员,遇到车辆走错,或者遇到前方查验压车的情况,收费站外勤人员就要快速对车辆分流保畅。
说话间,一辆外地牌照的车辆缓缓驶入车道,扫码后显示健康码为黄码,执勤志愿者李凤立马告知了在现场职守的集里街道交通办主任彭明。彭明当即引导司机靠边停车,提醒司机戴好口罩准备待查,防疫人员上前对驾乘人员身份、行程进行了详细登记。
“本来皮肤挺白的,现在肤色比以前黑了几个度。”44岁的李凤是集里街道一家门窗厂的老板娘,参加浏阳西收费站防疫志愿者服务已将近5个月,“邻居们经常笑我傻,说不帮衬丈夫、儿子经营门窗生意,而是在浏阳西风吹日晒做志愿服务。傻就傻呗,作为一名党员,我就觉得先有大家,再有小家。”
“希望过往车主能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
柳鸿景是市飞虎人防志愿服务队的副队长,同时也是集里街道交通办的工作人员。今年3月,根据集里街道办事处安排,浏阳西收费站的疫情防控工作由街道交通办统一调度。交通办主任彭明在工作群发出“防疫志愿者征集接龙”后,柳鸿景立即将自己的名字接在了后面。
李凤在烈日下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二十分钟下来全身湿透。
“交通办的工作不是坐班制,我们主要是负责路面交通巡逻与执勤,办公室每天会排好班,规定好每个人的执勤时间与执勤路段。我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后,交通办将我的路面执勤时间调整得相对集中了些,这样我就可以腾出时间来抗疫了。”柳鸿景说。
昨日下午4时,结束了一天8个小时的防疫执勤,柳鸿景骑上摩托车往家里赶,“吃了晚饭稍微休息一下,交通办还安排了我上‘零班’开展路面巡逻,本职工作也要做好呢!”
柳鸿景粗略统计了一下,仅7月,他就在浏阳西参加了20个班的志愿执勤。“因为一直以来都在一线执勤,高温作业都已经习惯了,最难受的不是高温,而是不被车主们理解。”柳鸿景说,“虽然保护浏阳的初心不改,但还是希望过往车主能给予我们更多理解与支持!”
“做好服务,让大家可以安心执勤”
浏阳西收费站的防疫工作,是彭明除了集里街道交通办的工作之外,今年3月起新增的工作内容。
在浏阳西收费站,他的主要任务是人员、物资的统筹与调度,监督防疫措施是否执行到位。
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他竭尽所能。今年3月,他找到附近几个停车场的负责人,几番沟通后,终于协调出了隔离人员车辆免费停车场。
之前,浏阳西收费站旁仅搭了两个凉棚供志愿者休息。今年5月,彭明又协调加建了一个工棚,并在工棚里安装了空调和简易上下铺,执勤点的伞下也增加了风扇和空调扇等降温设备,“志愿者们太辛苦了,只能尽最大可能地增加一些舒适度了。”
彭明介绍,此次参与浏阳西收费站防疫的每一名志愿者都是专业救援人员,拥有丰富的救援知识和基础,尤其是防暑以及中暑急救经验。但为了服务好所有的防疫人员,他还是减少了单次执勤时长,“以前都是2个小时轮一次岗,后来气温逐渐升高,6月底就陆续出现执勤人员中暑的情况,我们就调成了20分钟轮一次。”
同时,执勤站点还给大家配备了专门的医护人员,一旦有人员身体不适可立即治疗。现场巡查每到一个岗位,彭明总要提醒执勤人员,若身体不舒服要立刻告知班长,及时调换人员。
“我就是他们的后勤保障员,为大家做好服务,让大家可以安心执勤。”彭明说,看着大家晒得一天比一天黑,但守住了浏阳的疫情防控防线,他们十分自豪,“我敢说,每一辆从浏阳西收费站入城的车辆,我们都做到了应检尽检。每一位黄码、红码入城人员,我们都追踪了行程,采取了措施。我们守好了浏阳西的‘大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