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圆梦大学丨乐观又感恩的农家姑娘,立志成为坚韧严谨的法学女孩-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8-25 10:42:11
微浏阳
—分享—

高子涵以615分(历史方向)的高考总分,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即将去北京开始新的学习之旅。图为高子涵(左)和妈妈的合影。

八月底,蕉溪镇常丰村的农家女孩高子涵马上就要踏上新的征程——今年高考,18岁的她以总分615分(历史方向)收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8月28日即启程去北京。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乐观懂礼

从小到大都优秀

高子涵的家靠近梁高公路,8月24日上午,得知记者一行已到达路边,快步赶来的高子涵马上热情地引路。这名高个子女孩时时展露着的笑容、轻快的音调,让人感觉到她是个自信、乐观的女孩。

她家的住所是一栋二层的楼房,屋内装饰得很简单,顶部、墙面的水泥都还没有刷白,显得家里有点昏暗,可里面收拾得干净、整洁。堂屋里的吊扇呼呼转着,底下则摆着一张老式竹编床。

如今还清了债务的林新德一身轻松,但助学的事情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即使在家里做点事,隔一会儿都要躺在这里休息一下。”高子涵的母亲邓敏早早在家里准备好了茶水。这名47岁的农家妇女,多年来被疾病所困扰,做过大大小小的手术,黑发中已经夹杂着不少白发,面色也不显得精神。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丈夫高雪峰做水电工、打零工的收入。

“女儿真的很懂事,从来不要我们操心。”说起女儿的求学之路,邓敏有些哽咽,“我和她爸爸都没什么文化,我身体又不好,学习上没法给她帮助,生活上也没有太多陪伴。”如今看着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妈妈很高兴、很自豪,但是也有些遗憾。

原来,作为父母的他们深知没文化的苦,便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女儿的外婆是退休教师,又在永安,上学方便,从小学起我们便把女儿放在永安读书。”无法经常陪伴女儿,亲情多少会有些缺失。对此,邓敏一直有些抱歉。而懂事的高子涵,却在外婆严格的教育下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乐观懂礼,一直担任班长,成绩经常是年级第一。

“家里很融洽,爸爸妈妈都非常支持我读书,而且我需要的他们都会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我。”父母觉得有亏欠,高子涵却不这么认为,她深知父母的辛苦与不容易,对于外婆潘暑华,她也充满了感激,“在外婆家很开心,她给我提供了很温馨的成长环境,我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是外婆教导的。”

勤奋努力

喜欢法学,梦想成为检察官

顺利进入浏阳一中后,高手如云,学习上高子涵感受到了落差,“身边都是很优秀、很努力的同学,我感觉到了压力,有段时间自己还有些‘摆烂’,成绩自然就下滑了。”直到高一下学期,马上面临分科与分班,感受到紧迫的高子涵才慢慢振作起来,然后成绩又慢慢进步。

“如果说学习经验的话,那肯定是上课要认真,跟着老师走。我是历史方向,要记忆、背诵的内容很多,所以一些零碎的时间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日前本报报道了清华追梦女孩徐琰青的故事(本报2022年8月16日07版),她们俩是同班同学,在今年高考中英语学科都考了144分,总结分享学习经验时,两人的说法也很相似。

“比如英语学习上,单词、优美句子、好文章,都是需要多记、多背的。我的习惯是早上一起来就过一遍,到晚上睡觉前再巩固一番。”高子涵说,不仅英语课本上的单词记熟了,英语四级的单词也记得差不多了,“其实不仅仅我自己记,高三那时我们班上的学习氛围很浓厚,大家都在拓展记忆英语四级的单词。晚上回了宿舍后,我们寝室的8个女孩还会相互考查对方的记忆情况。”

当然,高子涵也有做题不顺手的时候,在今年高考数学科目上,她就没有考好,“以前做题时我难得有停笔的时候,这回考数学时就停了几次。”好在多次深呼吸后,高子涵也慢慢放松了紧张的心态,后续的考试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高考成绩一出来,我非常高兴,数学拖了后腿,但是总体成绩超过了预期。”高子涵高兴地说,这个成绩也让自己能选报喜欢的学校、喜爱的专业,“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我很早就关注了,我想成为坚韧而严谨的人,以后从事检察官等方面的工作。”

高子涵深知这个专业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内容繁多且枯燥,“不过我不怕,多花时间就能更好地掌握,我会努力,我还想读研,学得更扎实。”

孝亲敬老

暑期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她一直很懂事,考上了大学,学得又是自己喜爱的专业,我们都很高兴。”得知记者到来,在外面做事的高雪峰也匆匆赶了回来。对于唯一的孩子,他欣慰不已,盼着孩子通过努力将未来之路越走越好。

这个暑假,高子涵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一方面,在家时贴心陪伴父母,帮着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另一方面,她还做了兼职努力挣了一点生活费。与此同时,她还去了几趟外婆家。

“今天(8月24日)我都是刚从外婆家回来的,读高中后忙于学习,看她的次数真的很少,这一回就好好地和她住了一段时间。”高子涵说,外婆今年72岁了,但她勤于锻炼,作息规律,精神状态很好。求学道路上她很感谢外婆,如今又要再赴另一段行程,没想到外婆也在帮着做功课。

“她会看小视频,对于我入读的大学、专业,她其实并不懂,但是很用心地在了解,还记录在了本子上,写满了整整三页纸。”收到这份开学前的“礼物”时,高子涵很感动,“她其实很多东西都不清楚,但是为了我都想去了解,所以只要她们交待我的,我都会很认真地点头。”家人想要她继续搞好学业,积极入党,争取进入学生会……高子涵都认真地点头答应了。

暖心一刻

“德哥”又来助学了

这是他助学的第14年

资助的第12名大学生

在高子涵分享自己求学路上的故事时,在一旁的林新德也听得入了神。被她的勤奋、懂事、孝心所感动,他掏出了5000元放到了孩子手中,鼓励她:“继续努力学习,为家族争光,以后为社会多作贡献。”

林新德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陌生,但一说起“德哥”,就会知道他是梅花小区那家“德哥鱿鱼”小吃店的老板,外号“鱿鱼哥”。

今年58岁的林新德,曾因为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但在最低潮时受到了别人的帮助,由此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乐于助人,做一个雪中送炭的人。自他的小吃摊生意有了起色,便开始了公益助学,每年资助两名大学生,14年来,总共资助金额近20万元。高子涵是林新德结对帮助的第12名大学生。

“今年6月份有一名大学生毕业了,所以通过《浏阳日报》了解了高子涵的情况后,我决定帮她一把。”林新德说,自己也只是帮点小忙,这些学生既想读书又会读书,总得有人帮一把,“这好比拖拉机爬坡,它爬不上去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一两个人帮着它推一把,它一下子就爬上去了。”

“去年年底,我把债务还清了,现在无账一身轻松,孩子们也已经成家,所以助学的事,只要我还能干下去,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个皮肤黝黑,头发花白,皱纹深刻的男人,没有被经历的岁月磨难所打败,而是把沧桑坎坷踩在脚下,把善良感恩写进心底,变成了捐款单上源源不断的数字。岁月有痕,人间有义,为无私大爱点赞。如果你也愿意为高子涵求学之路助一把力,可以拨打高雪峰电话13874935559,或者与记者联系(电话15273159604)。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