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桑榆”之心护桑榆之林-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8-23 10:43:21
微浏阳
—分享—

花甲夫妻每天挑8桶水上山浇灌桑树苗

8月22日一大早,荷花街道天马山公园。金色的阳光已经笼罩大地,入目一片发白。趁着暑气还未发作,陈有信、赖运平夫妻挑着满满几桶水,一级一级登山而来。阳光在绿叶间跳跃,落在地上变成点点碎阳,落在他们的水桶中,变成一晃一晃的粼粼波光。

顶着一头白发,大热天里挑水上山?没错,陈有信夫妻每日挑水上天马山,已经坚持半个多月了。为了啥?为的是那一片“爱心桑树林”。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挑水浇苗

每天挑水上山让桑树苗“解渴”

陈有信夫妻俩今年六十多岁,住在高峰天马花园小区,每天早上五点多到八点多,他俩都在一趟一趟往返天马山,将泉水挑运到天马山山坡处的一片桑树林。

这片桑树林名叫“爱心桑树林”,是今年3月植树节期间,荷花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唐洲社区红火钳志愿服务队带领百余名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种下的,陈有信就是当时活动的发起人。“养蚕”深受许多小朋友们的喜爱,但蚕宝宝的口粮桑叶却不容易找到,为了帮助孩子们搜集桑叶,且丰富天马山的树种植被,陈有信特意前往江西买来268棵桑树苗,发动孩子们一起种下这片“爱心桑树林”。

桑树苗种下时只有十几公分,几个月后已经长成一米多高。谁成想今年暑热十分猛烈,每日日头高照,天气炽热,十几天未下一场雨。这样的高温环境,桑树林难道要变成“枯木林”?

“那我不同意!担水也要保护这些小苗。”陈有信说。他家中有四五个装修桶,每天早上五点多,他就起床去小区后面的天然泉水池挑水,然后绕过小区围栏、穿过天马山公园,再爬四五十级台阶,将水运到桑树林。

“他身体不太好,挑两桶水走200多米的路还要爬山,我怕他撑不住。”陈有信的爱人赖运平说,自己做惯了农活,身体结实一些,就帮着他挑。两人每天起码要挑七八桶水,才够山坡上200多棵桑树苗“解渴”。

爱心扶苗

晚年志愿扶苗助苗

看着一勺勺水浇灌后,桑苗叶子不卷不蔫了,一片片充满着绿色活力,舒展开吸收阳光,陈有信说不出的开心。

“今天的浇水任务终于完成了!”到早上八点多,山坡上200多棵桑树苗每株都浇灌了一两勺水,陈有信和赖运平齐齐坐在树荫下休息,赖运平一面帮着丈夫擦汗,一面笑着调侃他。陈有信一直在太阳下挑水、浇水,累得气喘吁吁,汗水几乎是刚擦完又冒出来,一颗颗往下滴。60多岁的年纪还顶着日头干这么繁重的体力活,对两位老人来说都不容易。

难道不能晚上过来浇水吗?陈有信说不可以,经过一天阳光的炙烤,土壤都是滚烫的,晚上去浇水就等于浇热水,他宁愿自己热一点,也不愿好心做坏事烧灼了桑树苗的根。

实际上,在3月份栽下这片桑树林后,陈有信就承担起了看护的责任,经常去砍青、施肥、浇水。他放置了四个大缸在林地,如果雨水充足的话,基本是不需要他再费力挑水上山的,但今年太过炎热,四个缸一滴水都没了,他这才天天挑水去浇。

爱心扶苗不容易,等明年桑树苗长大长高后,他还要将200多株全部移植开来。

“能做一些公益,做一些服务,我很开心。”陈有信笑着说,他是红火钳志愿服务队队长,晚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公益志愿服务之上,如今红火钳志愿服务伍越来越壮大,许多学校和周边的孩子也参与进来,不断创造出一次又一次影响力深远的社会文明实践活动。孩子们就是祖国的幼苗,陈有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助力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我晚年的价值所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