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玩时她在学,山里女孩考上心仪大学
“努力终有所成,希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胡灵鑫在今年高考中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会计专业录取。图为胡灵鑫与母亲张春碧。记者莫瑜
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有一辆小推车,用来拖运粮食、农资。在官桥镇石灰嘴村稻田组,18岁女孩胡灵鑫的家里也有一辆,日常都是母亲在用。一个月前,她却用这辆小推车推回了中风的父亲。
这是一个艰难的家庭,父亲生病,如今走路只能靠拐杖慢慢挪,母亲矮小体弱,做不了重活,简陋的家里都没件像样的家具、电器,盖了十年的房子二楼连窗户都没有安装。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靠牲畜养殖、农作物种植,国家、政府资金补助及大儿子打工的微薄收入……学习上,家人无法提供帮助,懂事的胡灵鑫靠自己的努力,在今年高考中以530分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会计专业录取。
“小时候还坐在爸爸肩上,他背着我走一路,现在他却要我推回来,时间过得真快,直接把我爸变成了一个走路都难的人。”胡灵鑫深知家里的情况,就想读完书后早一点工作赚钱,“好好养家,让父母享几天清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高兴时刻
“高考成绩出来,激动得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
8月21日一大早,记者驱车前往官桥镇,离开村道,还要走几公里的水泥路,胡灵鑫的家就位于群山之间。
进入胡灵鑫的家前,还有一段百来米的泥巴路。听闻记者来访,胡灵鑫的父亲、61岁的胡练良已经撑着拐杖在路边等着了。因为中风已有9年时间,之后又疾病不断,他的手脚不再利索,说话也有些口齿不清,但是待人热情。他让记者先走,自己则步履蹒跚着上坡回家。
眼前是一栋建于十年前的楼房,外墙贴着白瓷砖,可二楼几个没有安装窗户的洞口显得很突兀。走进一楼的房间,中间的堂屋里有一张饭桌、一把台式小风扇,角落被当成临时厨房:靠墙支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砧板、油盐酱醋,旁边的地上放着两个装有碗筷的盆子,以及一个蒸饭、炒菜两用的电锅。
卧室在堂屋两侧,记者看到,一间卧室里仅有一张床,边上堆着一些农资杂物;另一间卧室里,家具就是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凳子,以及一台小冰箱、一台小电视,墙角几个大塑料箱叠起来,充当了一家人的衣柜。
胡灵鑫掀开床上的床褥,翻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别见怪,这种纸质的资料不好放哪里,我就放在了这里。”她有些窘迫地说。
打开信笺,是印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标志性建筑物的红色录取通知书,翻开封壳,页面上写着:“胡灵鑫同学,我校决定录取你入会计学专业……”还盖有学校印章、签有校长的名字。
“这是我心仪的学校,当初高考成绩出来,我激动得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因为太出乎意外了,也因为我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胡灵鑫说,她一直坚信“努力终有所成”,这也激励了她在之后的道路上要更加努力,“我想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美好,我想让父母能够不再操劳、安度晚年。”
奋进之路
“家庭已如此,读书是我唯一的出路”
希望是美好的,摆在眼面前的困难却让胡灵鑫和家人很无力——
“我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就中风了。”胡灵鑫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裕,但也安稳自在,父亲外出赚钱,凭借手艺制作农具、雕刻木料赚钱养家。母亲每日上山下田,在家处理家务,喂养家禽,照顾孩子。家里还建起了新房子。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风夺走了胡练良强健的身体。接着,他又被查出脑血栓、高血压等疾病,手脚不再利索,慢慢丧失劳动力。家里的重担一下压到了胡灵鑫的母亲、身高不足1.5米的张春碧身上,因为操劳,她的身体也渐渐虚弱,白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年长胡灵鑫10多岁的哥哥早早出门打工,帮着补贴家用。鉴于胡练良一家的情况,村上将其纳入了低保。
开始的那几年,胡练良虽不能外出赚钱,但粗重的农活尚且能干,一两头黄牛朝夕相伴便是一年又一年。但这两年,他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如今走路都得依靠拐杖艰难前行。
一家人所住的房子,也像是按下了暂停键——一楼勉强够一家人居住,房子二楼连楼梯都还没有建,一块水泥板砖架在了山坡上,不仅人,养的鸡鸭鹅也会由此上楼避雨。
这样的情况,让胡灵鑫的求学路充满了艰辛。一方面,懂事的她从不让家人多操心,在家能做的就尽量帮忙做,以减轻父母压力;另一方面,生活节俭的她时刻谨记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在校一直刻苦学习。
高中阶段,胡灵鑫每餐的伙食标准是6块钱,这算是食堂里最便宜的饭菜了,有时候手头紧,她就用一杯2块钱的粥打发自己。“6块钱的伙食,以小菜为多,也会有一些零星肉沫,我觉得很好吃,我也喜欢吃小菜,能吃饱,每次都吃得干干净净。”直至高三,她才会偶尔改善一下伙食,打一次12元的饭菜。
“学习上,我一直是班上早起、晚走的那一个,别人在玩时我也在学,课间休息时基本屁股都不动,一直坐在座位上看书、背诵;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我也只要眯一会,之后又能精神抖擞地学。”胡灵鑫说,高中三年她的生活就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因为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所以总想着多学习一会,就能多掌握一点知识。”
乐观生活
在低潮时及时调整心态考上心仪高校
交流的过程中,记者能感受到胡灵鑫乐观、自信,学习、家庭的情况她都乐于与人说。
“其实小学、初中时,我因为家里的情况很敏感、脆弱,能说的上话的朋友都很少。”胡灵鑫说,刚进入高中时,压力大,自己的成绩也只是中等,而且学习上总感觉力不从心,内心的焦急、烦闷无处诉说。
这时,她关注到了自己的同桌,一个开朗、乐观的女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却总是积极参加主持人、演讲等活动;唱歌有些跑调,但还是会自信地举手要参加唱歌比赛……“我非常羡慕她,总是默默观察她,有一天我就想,我也可以,我也要学。”
心态有了变化的胡灵鑫,很快和同桌交好,两人在学习上一起交流,在活动参与上一起鼓劲。慢慢地,她由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曾经畏惧舞台、畏惧被众人注视的她,居然屡屡在英语演讲、作文比赛中获奖。
有了自信,胡灵鑫面对学习也有了更多动力。在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胡灵鑫考出了年级前五的好成绩,“我自己都感觉到震惊,没想到自己也还行!”
进入高三下学期,胡灵鑫感觉到了更大的压力,成绩变得不稳定,且一直在下滑。“我好着急,最后一个学期了,怎么就停滞不前了呢?”气馁、压抑的胡灵鑫,情绪崩溃的时候就偷偷躲在被子里哭。“然后又是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又是令人崩溃的一次!”胡灵鑫说,那时离高考不到一周时间了,她连晚自习都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就和母亲打了一通电话。一个多小时的倾诉,让她内心的难受慢慢消散。
“打完之后,我就会想,还有时间,我还可以再努力一把。”胡灵鑫换了策略——总压着自己也不是办法,那就不压着自己了,“我当时告诉自己,心态不好,成绩会一直上不去,也考不上大学;但如果心态好了,高考或许会有一丝希望、一点运气。命运眷顾,让我刚好有了这样的运气。”在今年高考中,胡灵鑫考了530分,被心仪学校录取。
期待
希望自己可以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
上个月发生的一件事,让胡灵鑫触动很深——那是7月26日的大清早,才5点多,父亲早早起床,想走到村上去理发。妻子和女儿都叫不住,胡练良一人一拐杖,一步一步往外移。可到10点多,太阳火辣辣的,他却还没有回,家人们担心地往外找。最后找到他时,他正坐在树下的路牙子上,面对家人的着急找寻,他只说了句:“脚痛,走不得了啊!”
“那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苦涩。这条短短两三公里、他走了一辈子的路,却再也走不动了。最后是我用小推车推着我爸回的家。”胡灵鑫说,虽然笑着说不累,但自己的脚被磨破了皮,用清水冲洗时痛得龇牙咧嘴。
“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娇弱,就做这么一点小事情都磨出了水泡,爸妈以前干着最苦最累的活,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尽管眼眶里含着泪,但胡灵鑫也坚定地说,自己必须努力让这个家慢慢好起来。
这个暑假,胡灵鑫也没有闲着,她尝试过很多方法想赚点钱减轻一点家庭的压力,最后挣了1600元。不是很多,但她无比开心。她相信,今后的日子里,她一定可以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