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滋养“文明花”
浏阳市2022年度“文明家庭”名单出炉,罗银秀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受访者供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构建了社会文明的基石。近年来,浏阳涌现出一大批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优秀家庭,带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夯实着浏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基层基础。
经过基层申报、组织推荐、集中评议、部门联审等程序,日前,市文明委决定授予黎新华家庭等10户2022年度“文明家庭”称号,授予李明家庭等326户2022年度“十星级文明户”称号。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闪亮的个体
“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开花结果
8月的浏阳街头,街道干净整洁,绿化树枝繁叶茂,公园内人们娱乐休闲,四处是一幅幅文明画卷和生态画卷。在浏阳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背后,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如同一道道精彩的文明风景,印证着这个城市的文明高度。
家住集里街道太平桥村唐古组的何正辉意外瘫痪11年了,他的妻子黎新华对他不离不弃,儿子儿媳对他孝顺贴心,他自己还签下器官遗体捐赠志愿书,期望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这家人虽一直经历着风雨,却坚守着心中爱的绿洲;关口街道长兴社区尚学城小区柳继萍一家普通却不平凡,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中热心助人,十几年来资助了12名学生圆了大学梦;小河乡新河村南岭组罗银秀一家三代党员,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家风家教良好,罗银秀更是带动全村200多名村民致富,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座文明城市的幸福,离不开每家每户文明的增色。获评浏阳市2022年度“文明家庭”的还有:大瑶镇李畋村曾爱南、枨冲镇佳和村张圣、龙伏镇龙伏村张尚友、洞阳镇西园村邵继、文家市镇湘龙村孙义夫、浏阳市交通运输局甘景辉、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陈芳芳等家庭。他们弘扬着时代新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除了“文明家庭”,还有326户家庭获评2022年度“十星级文明户”,他们如同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为浏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文明的底色
“大手牵小手”发光发热
“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的涌现,与浏阳“将军之乡”的红色沃土有关,与浏阳“淳风美德润浏阳”的文明环境有关,更与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广家风家教、倡导崇德向善的文明倡议有关。处处盛开的新时代文明之花,引领着越来越多文明家庭、文明户、好人好事的加入,擦亮着浏阳“好人之城”的底色。
“希望孩子从小懂得文明礼让、服务奉献。”荷花街道新月社区新月小区,54岁的张红带着2岁多的小孙女用小网子打捞景观池里的落叶和垃圾,得到了邻里们的一致点赞,张红说,她希望以身作则,带动下一辈多多为民服务,长大成为一名心中有他人的人。
在大家身边,张红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浏阳多年来深入推进“淳风美德润浏阳”活动,文明家庭遍地开花。淮川街道朝阳社区的耿郑振带着女儿、侄女出去捡烟头,慢慢演变成一支“火钳小分队”,多的时候有十多个小朋友加入;还有朝阳社区居民李江南,2012年就加入了浏阳市义工联,因为她的影响,她一家三代人都加入进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益大家庭”。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良好家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许多家庭默默无闻地服务奉献,他们或友亲睦邻,带动一方文明之风的推广,或带头致富,推动一方家乡产业的发展。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浏阳现在已有长沙市文明家庭33户,浏阳市文明家庭68户,更有罗加辉、李学树家庭获评湖南省文明家庭,李学树家庭、朱庆国家庭、甘慧琳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特写
罗银秀家庭:“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
8月10日,小河乡启动“润田计划——爱心家庭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当地10户爱心家庭结对帮扶10户留守儿童,其中60岁的银秀妈妈结对帮扶11岁的留守儿童阳阳。活动现场,阳阳一脸开心地抱着罗银秀,称呼她为“银秀妈妈”。
阳阳的妈妈不在身边,他的父亲养殖黑山羊,为了看护羊群直接住在山上,很少陪伴孩子。阳阳的衣服都是罗银秀洗的,罗银秀还常常接他到自己家中吃饭、玩耍、写作业。在“银秀妈妈”的身边,阳阳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实际上,罗银秀还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由于当地大多年轻劳力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孩子或者妇女留守,留守儿童尤其缺乏关爱。罗银秀一直帮着看护周边的孩子们,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经常到她家写作业、背古诗、参加实践活动,大家都喊她“银秀妈妈”。
浏阳市2022年度“文明家庭”名单近日出炉,罗银秀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小河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罗银秀曾荣获“标兵党员”“十大孝星”“最美妇联执委”等多项荣誉,她和丈夫养殖数百只黑兔,还牵头成立银秀黑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她的儿子、儿媳受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一家子还经常投身在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中,带动了一方乡土的良好民风。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