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俊(左)在和李丽珍交流。记者欧阳稳江
"太了不起了,一个普通人都很难做到他那个程度,不仅自强还充满爱心!"在澄潭江镇碧溪村,陈杰俊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一位在事故中失去双手和右眼的残障人士,能收获到如此多的点赞,他的故事注定"不普通"。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身体残疾的他不肯向命运低头
大到干农活、摆地摊,小到生活自理,无论是在家人的眼中还是在邻居们的眼中,陈杰俊都是个特殊的“能人”——失去了双手和右眼的他,从未自暴自弃,反而靠着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同命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之路。1992年,15岁的陈杰俊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失去了双手和右眼。事故发生后,陈杰俊不仅需要适应没有双手的生活,内心更是充满了惶惑与不安。难道自己只能靠着父母亲友的帮助才能活下去吗?1997年,不肯认命的陈杰俊决定去深圳打工。
到深圳后,陈杰俊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人才市场。可看到他的情况后,没有一个用人单位肯招收他。随后,有人说可以去车站乞讨。但自尊心强的他一口回绝了,表示哪怕捡垃圾也不能去乞讨。
“只有自尊,别人才会真正尊重你。”憋着一口气,陈杰俊真的开始捡起了垃圾。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特意将矿泉水瓶送给他的陌生人、主动帮他打包旧报纸的好心人。也正是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陈杰俊鼓起勇气在深圳生活下去。
在捡拾了一段时间的垃圾后,陈杰俊开始了在深圳和北京贩卖水果的8年营生。因为为人本分、头脑灵活,他的生意一直很好。尽管没有了双手,陈杰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不比任何人差。
省吃俭用存下一笔钱后,陈杰俊不仅回家建了房子,还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妻子王玉兰起早贪黑,与他一起创业,既卖过水泥也摆过地摊。通过多年的努力,陈杰俊一家不但自己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本人还主动担任了碧溪村的微网格长、小区主任。
“只要是对大家有益的事,我都愿意做”
“多亏了杰俊,等水泥铺好了,以后我出行就方便多了。”7月19日,碧溪村的杨元春和李丽珍母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几十年来家里第一次有了水泥坪,出行再也不用在泥里深一脚浅一脚了。
“我曾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因此也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这些善意回馈给社会。”陈杰俊表示,打水泥坪这件事也算是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从2017年担任小区主任以来,陈杰俊对其辖区内80多户人家的情况都进行了了解。得知李丽珍母子因为身体残疾的缘故,家境一直不好,没有钱铺水泥坪后,陈杰俊自掏腰包买来了水泥,并号召村民出工一起帮李丽珍母子圆了这个梦。
“陈主任特别能干,做的好事可不止这一件。”在村民们眼里,陈杰俊在公益事业方面也是有口皆碑的。尽管是靠赶集摆摊为生,可是对于村里的孤寡老人和需要帮助的人,他一个都不会落下,“比如村里有位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陈主任每周都会自发地送去米、油、蔬菜等生活物资。”
“只要是能帮助大家的事,我都乐意做。”化解邻里纠纷、劝阻违章建筑、将个人奖金拿出来修路……灿烂的笑容、阳光的心态、无私奉献的精神,陈杰俊不仅为村上减轻了不少压力,也得到了群众的肯定。今年,陈杰俊被评为浏阳市第六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