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就业帮扶平台、牵头成立公益艺术团……
“芙蓉”花开,用心架起助残桥梁
胡蓉(中)带领金芙蓉艺术团的成员们编排舞蹈,为居民带去欢乐。受访者供图
一头黑发、笑容爽朗的胡蓉,有着诸多“身份”——她是踏实肯干的“大家长”,创办金芙蓉婚纱影楼,带领残疾员工、困难员工奋斗出一片天;她是热衷公益的“好团长”,打造金芙蓉艺术团,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成为传播正能量的艺术使者;她是扶弱帮困的“热心人”,响应淮川街道城市精准帮扶工程,给予社区残疾人生活上和物质上的帮扶……
多年来,胡蓉积极开展帮困、扶老、助残等活动,给许多特殊家庭带去温暖的同时,也填满了自己的心。今年,胡蓉获评浏阳市第六届“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
授人以渔,打造就业帮扶平台
1988年,胡蓉从大围山镇来到浏阳城区,凭着一股敢闯敢拼的韧劲,开始了艰苦创业。从500元起家,到开办金芙蓉婚纱影楼,胡蓉坚持诚信经营、服务至上的理念,用点点滴滴的付出打响了品牌、赢得了口碑。
事业有成的胡蓉,开始接触到残疾人这一群体,并意识到他们在就业方面存在困难。“我梳理了下店内岗位,除了需要长期走动的化妆师和摄影师外,很多岗位都适合残疾朋友,我也很欢迎他们来我这里工作。”抱着这种想法,2004年起,胡蓉连续多年报名浏阳市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并成功招聘到了理想员工。
家住镇头镇的万晓红就是其中之一。因遭遇车祸,万晓红腿部截肢,一直没找到工作。在招聘会上,确定其工作意向后,胡蓉当场就与万晓红签订了合同。
就这样,胡蓉将自己创立的金芙蓉婚纱影楼打造成为就业帮扶平台,先后安置了百余名待业青年、下岗员工和残疾人。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员工们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有了一技傍身。
作为“大家长”,胡蓉不仅努力工作当表率,还积极为员工的职业生涯作谋划。“他们都是年轻人,要通过学习开拓出更好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胡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培训机构进行协调对接,多渠道开展业务培训,为近百名员工提供了学习机会,“其中还有不少员工参加了各种国家级的考试考核,拿到了证书。”
扶弱帮困,让残疾人重树生活信心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尊重和帮助。”胡蓉表示,虽然自己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但她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回报社会,给特殊群体以扶助。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街道、社区里有名的“热心人”,这几年,胡蓉积极响应淮川街道城市精准帮扶工程,不仅逢年过节给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和物资,还经常帮助解决其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
了解到北正社区居民邱利是一位聋哑人,与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特别困难后,胡蓉与社区干部一起,忙上忙下为她们申请了一套廉租房、一个最新款的助听器。胡蓉还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给邱利安排了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情况的残疾人家庭,胡蓉逐渐了解到残疾人们真正的需求:“他们有很多人喜欢艺术,渴望站在舞台中央表演。”2019年,胡蓉牵头成立了金芙蓉艺术团,为残疾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没有排练场地,胡蓉腾出自家楼房;没有指导老师,胡蓉请来懂艺术的亲朋好友、退休教师来义务教学;没有服装,胡蓉自掏腰包为团员购置……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82名团员在胡蓉的带领下,融入反诈、禁毒等主题,自编自排自演了舞蹈、情景剧、合唱、快板等几十个节目,为当地居民带去欢乐的同时,更传播了正能量。
“要给予残疾人更多关注和帮助,让他们有机会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性。”胡蓉说,她将在扶残助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帮助残疾人重树对生活的信心,感受到更强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