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浏阳17岁学生全国赛"首秀",两项举重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8-05 10:54:13
微浏阳
—分享—

运动健将张海琴,一举夺魁揽三金

8月3日,在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的训练基地内,张海琴正在教练周继红(左)的指导下训练。刘珂摄

追梦人:17岁,长郡·浏阳实验学校高二学生,省举重队队员,在2022年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中,夺得u18女子5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且挺举和总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

追梦感言:希望在更大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8月3日上午8时许,在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的训练基地内,刚刚在全国赛场上“摘金”回来的张海琴,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日常训练中。她今年17岁,是长郡·浏阳实验学校的一名高二学生,也是省举重队的一员。

7月29日,2022年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在重庆市开赛,来自全国28支代表队的339名运动员齐聚一堂,角逐各个组别冠军。8月1日,参加u18女子59公斤级的张海琴,以抓举100公斤、挺举130公斤、总成绩230公斤的成绩夺得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且挺举和总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

“她这个成绩已经达到运动健将的标准了!”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总教练周均甫说,张海琴在自己的全国赛“首秀”中发挥稳定,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这意味着她在个人的举重生涯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实习生赵梓其

赛场

“斤斤计较”,两项成绩超世界青年纪录

8月1日,2022年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u18女子组59公斤级正展开激烈较量。据悉,u系列比赛是中国体育青少年赛事,几乎覆盖所有的体育项目,是国家队培养选拔后备人才的主要方式。

伴随着“张海琴加油”的鼓励声,17岁的张海琴上场了。

鞠躬敬礼,站定,稳定情绪,下蹲,张海琴两手握住了杠铃杆,然后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置肩际,两腿慢慢伸直起身,再屈腿预蹲,接着用伸腿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保持静止……她挺举起了130公斤的杠铃!广播中也传来了好消息:“成功,恭喜3号湖南张海琴超过女子59公斤级世界青年纪录!”

“举起来的那一刻太开心了,感觉所有的压力一下就释放了,眼泪都差点流了出来。”8月3日,回想起在赛场的心情,张海琴说,其实赛前还是有些紧张,在抓举动作时,第一次试举失败了,“下台后我就迅速调整自己,教练也在边上给我鼓劲,到第二次上台,感觉就适应了场地和环境,自己也放开了。”

举重比赛按运动员体重分为多个级别,设置了抓举、挺举2个项目,每个项目试举三次,举起最高的一次重量为单项成绩,总成绩以抓举和挺举的总和来确定。在随后的抓举95公斤、100公斤,挺举120公斤、125公斤、130公斤举重中,张海琴状态“爆棚”,或是“一气呵成”,或是“两步到位”,以亮眼表现夺得三块金牌。

“她放开了,就越举越轻松。”周均甫说,举重的成败靠的是一瞬间的发力,融合技巧、平衡、意志、力量,从举到站起来也就几秒钟,这么短的时间,对她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非常大,“小姑娘顶住了压力,在59公斤级别的比赛中,她的挺举130公斤超过了129公斤的世界青年纪录,总成绩230公斤超过了228公斤的世界青年纪录。”

幕后

9岁开始练举重,金牌背后是经年累月的苦练

8月3日上午10时许,天气炎热,记者走进了位于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的湖南举重队训练房。闷热的训练房里只听得到此起彼伏的“哐当”杠铃落地声和“加油”“举起来”的鼓劲声,张海琴和队友们已经练习了许久,她脸上泛红,上衣也被汗水浸湿。

在59公斤级中,张海琴个头不算高。她日常训练的位置就在入口处,入口处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写着“中国力量”的题字,每一次张海琴举起杠铃时,视线都能看到这几个字,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力量。

记者了解到,张海琴现在的体重只有56公斤。对一般人而言,要举起超过自己体重的物体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她抓举100公斤、挺举130公斤的成绩,让人赞叹。

“表现不错,基本完成了我们的既定目标。”张海琴的主管教练、湖南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女子举重队主教练周继红一边盯着运动员的动作,一边介绍,“这个孩子在专项训练中,特别自觉、刻苦,关键是她有目标,每天的训练、每一堂课、每一个项目,都有目标性。”

举重运动员抓举或挺举杠铃时,要将举重过程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动作,合理地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发力和位置的变化,才能将成倍于自己身体的重量举过头顶。所以张海琴每日的训练既复杂又枯燥,每一个动作都要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经年累月地练习。

“我9岁就在练举重了。”张海琴说,她是湘西龙山县人,还在读小学时,她就与举重结缘,“小时候练习时感觉很累,对这项运动也不了解,打过退堂鼓,但是现在就不会了,我希望在更大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今,她获得的奖牌已数不清,但长期的艰苦训练,她的手掌、手腕、脖子都有受伤的痕迹,手掌上更是布满了茧子,但她只说“习惯了就好”。

在目标的指引下,一年365天,除了每个周日可以休息,张海琴的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训练或是比赛上。同时,每个学期都会在长郡·浏阳实验学校学习与训练。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后,湖南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工作,让体育真正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体育人才的建设。推进过程中,举重项目也迈出了大步伐,长郡·浏阳实验学校举重基地的建设就是一个突出范例,现在学校有30多名举重运动员,其中4人在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参加训练。

据了解,自2015年建校以来,长郡·浏阳实验学校重视发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多次承办省市体育赛事活动,目前正积极创建省市青少年举重训练基地,争取为国际体育交流、举重人才的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教练说

全国赛“首秀”成功,将进行针对性训练

“这次比赛还评了两名‘最佳运动员’,张海琴和队友向林香获得了这一荣誉称号。”周均甫点赞道。

与此同时,根据《举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在全国举重总决赛、全国u系列举重冠军赛等赛事中,女子59公斤级别总成绩达到209公斤,可申请授予运动健将称号。“去年在省青少年举重锦标赛55公斤级别中,张海琴就夺得三块金牌,总成绩195公斤超一级运动员26公斤,离运动健将只差4公斤。”周均甫说,一年后,她进步显著,如今成绩还超运动健将21公斤。

“这样的成绩在同龄运动员里已经是很高的水平,用我们行话来讲就是奥运冠军的好苗子。”周均甫介绍,张海琴是湘西州体校、古丈玉玲举重运动学校输送上来的运动员,2018年底来到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集训,去年成为省举重队的一员,“她的条件相当不错,人又刻苦,训练房最后走的一个人往往是她,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也是必然。”

张海琴这次参加的59公斤级别比赛也是奥运会的项目,周均甫说,举重这项运动综合考验身体的肌肉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目前张海琴的体重还要增重4公斤以上,肩膀也不够宽厚,下一步将对她的核心力量、上肢力量、体能等进行针对性训练,让她的体重慢慢练上去。

全国举重锦标赛即将举办,从赛场上一回来,张海琴又进入了紧张的训练状态。“我常说‘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她在个人的全国赛‘首秀’中成功亮相,开了一个好头,迈出职业生涯的坚实一步,希望她再接再厉!”周均甫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