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开学季文具盲盒热卖,学生追捧家长担忧-js555888金沙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9-01 10:50:36
微浏阳
—分享—

国家拟立新规给盲盒经济"降温"

一所小学门口的文具店中,盲盒被摆在显眼位置。

最近,“一只中性笔卖55元”“如何看待学生文具玩具化”登上微博热搜。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各类装饰漂亮的文具盲盒受到中小学生追捧,但盲盒化的包装让文具变成“高价玩具”引发家长担忧,也暴露出“盲盒经济”背后诱导消费、产品质量等问题。

前不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发布了《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作出规定,其中就包括“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活体宠物、食物不得以盲盒销售”等,引导盲盒市场理性、良性发展。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现象观察

新学期来了,文具盲盒受学生追捧

什么是“盲盒”?简单来说,盲盒就是指一些包装外观一致、没有特别标注,需要打开才能“一睹芳容”的产品。由于不知道盒子中具体装的是什么,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充满刺激,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和期待,深受中小学生等年轻群体喜爱。

新学期伊始,文具消费迎来旺季。最近记者在各中小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进行走访时,发现大部分文具店都将文具盲盒摆在货架显眼的位置。在一家小学附近的文具店,记者拿起一个文具盲盒,商家热情地介绍称,这是店里当前最热卖的商品,里面是一些文具用品,只要10元钱,有可能会“开”出超过10元钱的东西。

记者当即买下了一个盲盒,并现场予以拆开,发现里面只有一支普通的中性笔和一块橡皮擦。通过对比店内同等商品的价位,这些文具的价值不超过7元。“手气不好。”商家说道,尽管如此,买文具盲盒的人还是不少,“盲盒在学生中还是很受欢迎的,一天能卖出几十个。”

在金沙路一家文具店,一位家长正带着孩子在挑选文具,最终选择了一款价值15元的“超值惊喜盲盒”。盲盒包装上注明,每盒内含不特定文具至少5到6种。家长付款后,孩子迫切地拆开了盲盒,发现里面装着一本微型日记本和四支图案各异的中性笔。“感觉顶多价值10块钱,这是第一次让孩子买。”家长表示。

文具盲盒除了开出文具外,部分还会装一些玩具,比如奥特曼、漫威英雄、芭比公主的微缩模型或卡片。

“盲盒里面会开出不同的卡,一个系列有12张不同的卡,但不知道自己会抽到哪张卡。”正在购买盲盒的小张同学说,他已经购买了十余次盲盒,目前共抽出了5张不同的卡,剩下的都是重复卡,“买盲盒主要是为了集卡,然后和同学比赛。”

除此之外,一些儿童游乐场的“考古盲盒”也异常火爆,这些盲盒的定价相对文具店来说更高,东西也更加精致。据工作人员介绍,购买主力军还是幼儿及小学生,通常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玩耍时,孩子会对盲盒更感兴趣,并要求家长购买。

家长担忧

“苦盲盒久矣”希望能“降温”

对于火爆的各类盲盒,家长们态度褒贬不一。

有的家长表示文具盲盒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毕竟还是文具,应该支持孩子们适当买一些。也有的家长质疑文具盲盒“喧宾夺主”,成为孩子们追星的一种手段。

“我女儿喜欢买盲盒集卡,虽然每次钱花得不多,但是我担心会让她沉迷盲盒。”家长曹女士表示,因为每次购买的盲盒都会拆出各种笔,现在家里有一堆笔,大部分时候都是闲置着,有一些放久了都漏墨了,感觉十分浪费。

让家长李先生感到忧虑的是,现在女儿班上很多小孩都喜欢买盲盒,还会攀比谁的手气更好,“花一定的钱去博取不确定的东西,这是大人都抵制不了的诱惑,何况小孩。”

在采访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现在的盲盒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赌博心理和冲动消费,需要采取措施给“盲盒经济”降降温了。

事实上,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就盲盒发出过提醒:盲盒经营者利用营销手段和消费者心理,使很多消费者醉心于享受拆盲盒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惊喜感,引发消费者冲动购买,助长了非理性消费行为,虚假宣传也是盲盒市场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与此同时,盲盒品质“飘忽不定”,消费纠纷也难以解决,js555888金沙的售后服务亟待改善。

而对于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家长需要进行引导,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偶尔买一下未尝不可,但孩子自制力弱,如有沉迷其中的苗头,则需要家长在尊重孩子爱好的同时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拟立新规

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在此基础上,今年8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

《意见稿》指出,通过盲盒形式销售的,同一套系商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差距不应过大。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同质同类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此外,盲盒经营者应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

《意见稿》还提出,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通过销售现场询问或者网络身份识别等方式,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

不少“苦盲盒久矣”的家长,对《意见稿》的出台纷纷点赞。“小孩买回文具盲盒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种销售方式有问题,把文具做得像玩具,是弱化了文具自身的学习功能,并非寓教于乐,也并非个性化、创造性。”李先生说,他注意到《意见稿》中鼓励地方有关部门出台保护性措施,对小学校园周围的盲盒销售模式包括距离、内容等进行具体规范,“希望能起到‘盲盒经济’降温作用”。

除此之外,记者还注意到《意见稿》规定,药品、活体动物、食品等在使用条件、存储运输、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方面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盲盒是一种新兴消费业态,因为出现时间不长,目前还缺乏成熟的法律规范,监管也一度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确实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盲盒消费市场规模日益庞大,未来监管会更加趋严趋紧,随着对盲盒经营活动的逐渐规范,一些粗制滥造、不合规的产品也会随之淘汰。

看新闻学法律

盲盒不等于“盲区”

《意见稿》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这个规定,对未成年人需要分开看,按照《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他们不能购买;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也属于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同意才可以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保护专章第七十四条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互联网上购买盲盒,都是必须要有防止沉迷机制的。因此,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所谓的盲盒噱头所迷惑,免得花了高价钱,既没买到愉悦的心情,又没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商家要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销售规则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要确保按照承诺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不能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违规销售相关违禁产品,以及存在其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js555888金沙-金沙集团1862cc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