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镇开放强镇,建设湘赣边经济重镇
深冬时节,漫步在古港镇大小村落,平坦的沥青路通村达户、精美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辆辆旅游大巴开进山村,研学团队接连不断,民宿、农家乐订单火爆,业兴民富乡村美,处处彰显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漫步古港镇,业兴民富乡村美,处处彰显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记者彭红霞
过去的一年,古港镇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奋勇向前的永恒坐标,将生态为基、安全为重、治理为要、民生为本作为工作主线,大力实施“旅游做精、集镇做大、产业做强、民生做实、环境做美”的发展战略,以“赶考”的心态、战斗的状态、奔跑的姿态,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古港答卷”。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通讯员张立
乡村旅游“旺”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冬日的浏阳,寒气袭人,而古港镇梅田湖村村民毛桃英却忙得热火朝天,“从2021年11月起,来自长株潭等地区的研学团队一批接一批,近7天基地接待研学师生超过1万人次,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2021年12月24日下午,刚送走一批研学团队的毛桃英翻开账本,算了一笔账:2021年研学收入加上花炮厂务工,年收入预计突破10万元。“又可以置办些新家具,过个幸福年了。”毛桃英满脸笑容,语气里有着藏不住的喜悦。
这份喜悦,源于梅田湖村4年前的一个决定。2017年,在古港镇的引领下,梅田湖村抓住研学旅行热潮,创新采用“村级 公司 农户”运营模式,整合松山屋场500多亩农田,将村民的闲置房改造成统一标准的接待用房。毛桃英以房屋入股的形式成为梅田湖研学旅行基地的股民,搭上了乡村旅游发展“快车”,吃上了“旅游饭”,收入相比四年前翻了一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好风景带来好“钱景”。乘着乡村旅游东风,古港镇依托美丽的山水资源,掀起民宿发展热潮。
古朴的土砖房搭配露天泳池、石头小径和参天银杏树,山水相映,坐落于宝盖寺村的梦俚民宿一跃成为“网红打卡点”;山腰新建的云溪杉舍,利用农村闲置房屋进行改造,主打“森林康养”概念,独具汉唐风格的小楼引人注目……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民宿正逐渐成为古港乡村旅游“新名片”,2021年古港镇乡村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200%。
靠山吃山,古港民宿产业发展日渐向好,不少村民主动将闲置房屋打造成民宿、农家乐,充分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2017年,宝盖寺村青年汪良打工返乡,嗅到了民宿发展的商机,夫妻俩便将自家闲置的老房子改造成农家乐,与一旁的民宿浑然一体。每逢周末节假日,农庄座无虚席,当地原生态的菜肴颇受游客青睐,家庭年收入超过20万元。经过3年多的经营,汪良一家不仅买了新车,还添置了许多新家具,老房子翻新也提上了日程,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乡村旅游业蓬勃兴起,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2021年,古港镇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收入约6000万元,村民们的腰包日益‘鼓’起来,真正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古港镇相关负责人说。
人居环境“靓”起来
村民生活“美”起来
“口袋富”得益于“环境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古港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创造人民向往的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一环。
行走在古港镇燕港村红梅庄移民屋场,道路两旁绿意盎然、花团锦簇。依托百年樟树、茂密竹林、特色民居等特色资源,燕港村相继打造了休闲廊亭、运动广场、美丽庭院等,房前屋后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看着家园一天天变美,村民周红秋有感而发:“住进风景里,生活舒适又惬意。”
距移民屋场不远的松山屋场,则是古港镇打造美丽宜居村庄的典范。2021年,按照“党委主导、村委主体、村民主人”原则,古港镇因地制宜,全域推进13个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特别是古城村、范市村、梅田湖村和燕港村等新建设的8个美丽宜居村庄,实现了连片集中,将被建成具有水乡特色、充满乡村气息的美丽宜居村庄集群。
“路宽了,环境美了,饭后逛一圈,整个人心旷神怡。”每日清晨,居住在美丽屋场的村民推开窗户,即可眺望远方美景,心情舒畅;晚饭后,约上三两好友,或漫步游步道,或静坐休闲亭。渐渐地,美丽屋场成为了村民休闲好去处。
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同时,古港镇以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为抓手,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1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村示范创建,建成全省首家“匠人馆”,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更加浓郁。
乡村“颜值”在“五治”中不断刷新,“美丽屋场”激活“美丽经济”。“目前,古港镇正全力打造古城-范市-燕港-梅田湖-宝盖寺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力争形成城乡统筹、多村联动发展格局,带动全镇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努力让每一个古港人品尝到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过上高品质的幸福生活。”古港镇党委书记刘飞舞说。
谋局2022
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幸福新古港
浏阳日报:2022年,古港镇有哪些新的奋斗目标?
刘飞舞(古港镇党委书记):2022年,古港镇将围绕“产业兴镇,开放强镇”发展战略,瞄准“建设湘赣边经济重镇”奋斗目标,全力做好“融合融入”文章,聚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魅力、实力、活力”幸福新古港,为浏阳加快建成“两个中心”、挺进全国五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浏阳日报:2022年,古港镇将从哪些方面入手,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幸福新古港?
刘飞舞:稳住产业基本盘。牢固树立“园区是产业发展主阵地,集镇是产业配套服务区”理念,以园镇融合增强在湘赣边区域合作中的竞争力,竭尽全力做好园区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借助园区发展优势,壮大蔬菜、水果等产业,打造匠心古港优质农产品基地。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定水稻、蔬菜种植面积,全力打造水稻种植千亩、百亩示范片,擦亮仙舟、邹家湾蔬菜种植基地等农产品牌。持续巩固烤烟、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挖掘储备新型农民,继续推选长沙市乡村工匠、长沙市新型职业农民,为产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建好美丽屋场群。坚持“党委主导、村委主体、村民主人”和“无规划不建设”原则,精心打造美丽宜居村庄,推进连片屋场集群建设。着力优化农村水、电、路、气,大力持续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古城-范市-燕港-梅田湖-宝盖寺”乡村振兴示范片建设,呈现“点上开花、线上成景、面上出彩”的乡村新景致。
增强文旅融合度。做足“农业 ”文章,持续擦亮梅田研学品牌。加速推进宝盖寺民宿谷建设,以皇龙峡生态景区、梦俚民宿、云溪杉舍、愚公农庄为代表,形成“龙头引领、梯次培育、竞相发展、全域联动”的乡村旅游格局。深入挖掘宝盖寺、古城遗址等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