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国防教育辅导员就业县市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折不扣落实政策,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拥军优属氛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浏阳实践
建立培训体系,丰富服务内涵
“齐步——走!”2021年3月2日,长兴湖小学操场,一声铿锵有力的口令打破了校园的寂静。随后,三名升旗手身着陆海空礼服,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学校升旗台。如炬的目光,坚定的步伐,整齐的军姿,开学第一课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一颗爱国心。
主旗手周明智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一员,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阅兵、曾任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教练,副旗手高鹏曾服役于某集团军炮兵旅,邱自运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
“爱国爱家、忆苦思甜这就是我们新学期教给孩子们的思政第一课。”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升旗手护旗如命的举动,让学生们了解到国旗的神圣,在学生们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
“退伍军人具备良好的军事素养,掌握了科学的训练方法,他们成为促进军民融合,弘扬军营文化的生力军。”从2020年11月开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始将国防教育辅导员等就业前景较好的岗位纳入退役军人培训体系,明确培训内容、组织形式和补贴标准,以便更进一步丰富退役军人的服务内涵。
“这些理论课让我学习了更多关于伤病方面的知识,实践课让我学会了心肺复苏和除颤仪的使用,这些都是能够救命的知识。”“专业的技术,专业的知识,才能在救助他人的同时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在中澳蓝鹰第四期救护员培训班里,学员们对此深有感触。除了角色的转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退役军人的培训并没有停留在课堂之上,各种专业培训、特殊技能、拓展训练已经成了学员们的必备本领。同时,学员们也必须经过层层考核方能达到要求。
浏阳路径
发挥“闯创干”精神,力争退役军人工作走在前列
国防教育既是国家大事,又与每一位公民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还能为退役军人就业开辟一条新路子,浏阳退役军人的创业就业工作不仅得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认可与点赞,2021年10月14日更是吸引了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级干部培训班来浏观摩:“这也是安置退伍军人的一种好方式,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促进全民国防教育方面,使退伍军人得以继续发挥优势,对于地方国防素质教育而言,也正需要这类人才。”
“国防教育辅导员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目前还没有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畴,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政策,这为职业的推广普及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来说,整个湘赣边的市场需求岗位是以万计算的,但是我们能提供的专业人才暂时还是非常有限的。”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张震表示,尽管无经验可借鉴,浏阳还是发挥了“闯、创、干”精神,在推动国防教育辅导员新职业和评价体系探索方面走在了前头。
2021年10月,浏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此向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递交了一份请求政策支持的规划,并附上了详尽的教学培训大纲。
2021年11月16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正式发函批复浏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示同意支持浏阳探索国防教育辅导员和驻校教官培训工作。这意味着,浏阳在探索国防教育辅导员和驻校教官培训方面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浏阳路径”。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易志坚表示,下一步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开设退役军人专题培训班,不断探索更多适合退役军人的就业岗位,并做好跟踪服务,让越来越多退役军人找到未来准心,实现体面就业、稳定就业。
亮点2021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全省旗帜、全国标杆
浏阳日报:退役军人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全市的退役军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易志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2021年,我们以“法律政策落实年、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用心用情服务退役军人,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省退役军人工作专题研讨班、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级干部培训班专程来浏观摩考察,共计48批次省内外各地州市来浏调研学习,浏阳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为全省旗帜、全国标杆,获评“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我们率先在省内开展示范站创建,工作模式得到全省推广,全市的退役军人服务站中有80%成功创建为示范站,软硬件水平得到双提升。我们坚持开展专业化培训,参培人员达272人;打造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浏阳品牌”,共有28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此外,我们充分发挥市、镇、村服务中心(站)联动作用,让每个阵地都成为招聘场、培训所、宣传站;分级建立1903人就业创业电子信息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动态跟踪关注;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会”。
谋局2022
先行先试,探索推动全域尊崇工作
浏阳日报:2022年全市退役军人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易志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2022年是优待证与优待举措的落地落实之年,这项工作的关注度和热度也非常高,老班长们的期待值也很高,我们将紧扣发展和民生重点,先行先试建立优待联盟,从“政策优待、人力资源、商业发展、教育培训、交通出行、行业服务、创业帮扶”等七个重点,制定优待政策,彰显尊崇同时也能刺激内需,实现双赢。
此外,我们紧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继续探索开辟一块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属“试验田”,丰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区块功能,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盘活退役军人“流量”资源,量身定制一批“待得久、发展好、认可高”的就业岗位,推动退役军人线上线下体面就业、稳定就业,让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好找工作,找得到好工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